愛的鈴聲常常響起
2022-07-04 13:23:46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李志平責任編輯:
近年來,親人們不時燃盡生命的光華,悄然離我而去。在這些憂傷襲來之時,有失落和惆悵,同時也會勾起一些美好的回憶——親情如山花爛漫,愛的鈴聲,常常響起。
記得那年回北方老家,一共住了30天,親戚們輪流請我吃飯。后來父親見我腸胃受不了,就邀請他們到家里來見面。那段時間,我家人來人往,雖然很累,但卻十分感動,十分愉快。我乃普通人一個,談不上衣錦還鄉(xiāng)。我接受的不僅是請吃,更是那血濃于水的最為樸實的親情。我家族八大支,親情往來生生不息,家道平和,事業(yè)安順。古語說,內(nèi)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濟。應(yīng)該說,這就是愛的感召吧。鄰里都感受到了我家親情溫度,天天來家小院圍觀,問問南方風土人情,我盡力回答,像給他們畫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讓他們懷揣著滿意而歸。我看見陽光照在屋頂上,泛紅的薄雪在融化;我看見鴿群飛過,鴿鈴在天空輕輕回蕩。好一幅溫暖祥和的畫面,在我心里徐徐展開。
那天,96歲的姨奶奶,特地來看我這個南方回來的從未見過面的孫子。她昏花的目光,突然油然生亮,上上下下打量著我,滿臉笑成了一朵花。臨走時,她硬要塞給我二十元人民幣,令我十分尷尬。父親說,收著吧,不然她的心放不下。我扶著姨奶奶出門,她喃喃地說:“我值了,連南方的孫子都看見了……”她是多么的滿足啊!她可是前清的格格,什么場面沒見過?望著姨奶奶蹣跚的背影漸漸遠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的親人啊,面對人生的起落卻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難怪長壽!黃宗羲說得好,骨肉之間,多一些渾厚,便多留一份親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和表叔合影,他必須去換衣服。我只和表叔合過二次影,他每次換的都是那件洗得發(fā)白的灰色中山裝。看他以前的眾多照片,都是穿的這件中山裝,沒問過那件中山裝有什么特殊的意義,但看得出那是重要場合才穿的,可見他對我關(guān)愛有加。和表叔吃過一次飯,結(jié)賬時,他反復(fù)說,怎么這么少,別算錯了啊!別以為他老癲了,他一生奉獻多,索取少,寧虧自己,不虧別人。他做過官,頭銜多,卻沒有錢。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他就是東北魯藝的教務(wù)科長,后來許多文化名人都是他的學生和朋友。他鼓勵我積極創(chuàng)作,大膽投稿,卻從未說過幫我去走關(guān)系發(fā)表作品什么的。
和表叔一樣,大姑父有海一樣的胸懷,和他握手,有一種十分神奇的感覺。握著這位老延安的手,會感到延河水的流淌,會感覺小米飯的清香,會感覺他的血液驚人的平靜和驚人的奔騰。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夸張,但我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了,大姑父那雙手傳遞出來的神奇。他曾經(jīng)位高權(quán)重,但從沒有為后人謀取過私利。他說自食其力是最好的出路。遵他遺囑,他去世后沒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動。他的愛在山水之間,在天地之間。
繼母的突然去世,令我和妻子一時說不出任何一句話。握著電話,像握著繼母的手,仿佛剛剛見面,我們還在打量她硬朗的身板,怎么會說走就走了呢!
記得那年,霍亂流行,我在醫(yī)院負責防控工作。為了不影響工作,由妻子把剛滿1歲的孩子送到北方老家。孩子送過去后,主要由繼母負責照料。因為水土不服,孩子全身長疙瘩,流口水不止。想了許多辦法不見好轉(zhuǎn),繼母心急如焚,向弟妹們說,誰有好辦法,她有重獎。弄得弟妹們到處尋醫(yī)問藥,四處求方。
由于種種原因,此前我還沒見過繼母,她更沒有見過我的孩子,這是一個無私的母親。三年后,我把孩子接回重慶,但他天天哭著要回奶奶家,弄得我們不知所措,便打電話給繼母,繼母一聽情況后便汪汪大哭起來,說,不行的話,就把他送回來吧!
繼母去世半年后,我記得那是大年三十,妻子說,給楊老太太(繼母)打個電話吧!剛說完此話,我和妻子都愣住了。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繼母已去天國多時,但是在我們心里,繼母永遠沒走,冥冥中的愛還在延伸。
親情、友善,濃縮成一個字就是“愛”。大愛無疆,小愛也是涓涓溪流。不管逝去的人,還是健在人,只要你播撒過愛,愛的鈴聲就會在耳畔常常響起。
(董智強)
(版權(quán)作品 未經(jīng)授權(quán) 嚴禁轉(zhuǎn)載、摘編)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