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網(wǎng)文引發(fā)無數(shù)涪陵人共鳴
2024-11-14 10:36:46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唐霞責任編輯:
“與我的家鄉(xiāng)一樣,有大片的江河、碼頭,站在橋上吹風,看著遠處的漁船,很容易就融入到了這美麗的景色中。”
“涪陵有很多標簽:江城、山城、腿城,我覺得它有自己的特色,城市的道路更加崎嶇且陡峭,城外有深深的山谷,有蜿蜒的烏江和長江,有更接地氣的山城兒女。”
……
這是一位名叫“悅超”的網(wǎng)友對涪陵的深情告白。
網(wǎng)友“悅超”在涪陵自拍 受訪者供圖
近段時間,“悅超”的《靠一雙腿在山城涪陵漫步》的文章閱讀量點擊近萬,引起了很多涪陵人尤其是在異地的涪陵人的共鳴,紛紛點贊、轉(zhuǎn)發(fā)。大家從他的字里行間,看到涪陵滿目青山綠水,處處鳥語花香。
“悅超”真名夏悅超,老家在湖北荊門。那里和涪陵一樣,也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閑暇時光,他喜歡靜下心來“碼文字”。因為喜歡何偉筆下的《江城》,在今年國慶節(jié)前,他獨自一人來到涪陵,感悟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與人文韻味。
“涪陵是一座充滿人間煙火味的城市,到處散發(fā)著生活的氣息。雖然來了很多次重慶主城,但涪陵還是第一次來。”夏悅超說,在涪陵兩天,他參觀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看到了白鶴梁最有名的石魚水標。走進816工程,重溫時代記憶。兩天旅程,他拿著《江城》,尋找與封面同樣的取景點。
他說,他最喜歡的就是看世界、看風景。這篇游記,他花了3小時,用心記錄下在涪陵游玩的點點滴滴。老家環(huán)境因與涪陵相似,所以他對涪陵有著不一樣的情愫。“涪陵依山而建,有高樓大廈,也有背街小巷,有大江大河,也有山澗小溪,給人有很大的沖擊感,人情味也特別重。涪陵人很熱情,方言與湖北宜昌很像,讓人感到很親切。”
在涪陵,他尋找涪陵美食,吃豆花飯、豌雜小面和抄手。“尋找美食的過程,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過程。”
這篇網(wǎng)文給人精神慰藉。通過走訪涪陵,夏悅超用文字留下對涪陵的印記,讓不少涪陵人為之動容,遠在異鄉(xiāng)的涪陵人紛紛留言“思念家鄉(xiāng)”。
網(wǎng)友“自娛自樂”說,文筆很好,作為涪陵人看完很感動,居然有外地人因為喜歡美國人寫的《江城》來涪陵游玩。
網(wǎng)友“妖鼓”說,自己是定居在涪陵15年的北方人,涪陵是一座底蘊深厚、依山傍水的江城。
網(wǎng)友“有且只有”說:“作者文筆寫得太好了,讓我這個在外地讀書的學子又懷念起來那熟悉而陌生的家鄉(xiāng)……”
大家的留言發(fā)自肺腑,有的感嘆他文筆細膩,能把大家熟視無睹的尋常小事,寫得細致入微、活靈活現(xiàn)且耐人尋味。有的則希望他能再次到涪陵來走走看看,探尋涪陵更多的美景美食。“每篇留言,我都認真拜讀并回復。大家萍水相逢,通過文字對話,我很珍惜這樣的緣分。特別是一些好客的涪陵人邀請我再次到涪陵游玩,讓我很感動。”夏悅超說。
“這次來涪陵有點匆忙,我準備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再來涪陵,在涪陵街頭走一走,逛一逛北山坪和大裂谷,更深層次了解涪陵,宣傳涪陵。”夏悅超說。
如今的涪陵,正以最美姿態(tài)迎接每一位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感受這里獨特的煙火味,體會最撫凡人心的生活氣息,看最美的風景。(記者 黃維嬌)
(版權(quán)作品 未經(jīng)授權(quán) 嚴禁轉(zhuǎn)載、摘編)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