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咖啡:耐得住苦 守得住鮮
2025-06-26 14:19:28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徐婷婷責任編輯:
鄭小一
三腌三榨的歲月,沉淀成舌尖的鮮;千磨萬轉(zhuǎn)的焦香,淬煉出杯中的甘。當榨菜的咸鮮遇上咖啡的醇香,一場關(guān)于堅守與創(chuàng)新的對話,在杯盞間悄然展開。
——題記
涪陵網(wǎng)訊(文/記者 代川 吳芳 黃育忠 冉惠 尹栩 圖/視頻截圖)夏日的長涪匯,白鶴梁大道408號飄來咖啡與榨菜交織的獨特芬芳。“記憶咖啡”店的門鈴輕響,老顧客們熟稔地推門而入,點上一杯招牌榨菜咖啡。店主鄭小一將新烘焙的咖啡豆傾入研磨機,豆粒翻滾間沙沙作響,深褐色的醇香液體緩緩流淌。她手腕輕揚,金黃的榨菜顆粒在雪白奶泡上點染開來,勾勒出微縮的江城山水——這是獨屬涪陵的咖啡儀式,也是“耐得住苦、守得住鮮”的味覺哲學。
翔正麗灣的時光窖藏
2011年的秋天,漫樂其咖啡館在翔正麗灣亮起暖燈。20歲出頭的鄭小一滿懷憧憬,卻迎來第一位客人的疑惑:“你們這個店是干什么的?”咖啡在這座江畔之城尚屬新鮮事物,門可羅雀的日子里,虧損成了常態(tài)。朋友勸她轉(zhuǎn)行,但軍人出身的外公卻對她說:“任何事情要做好,都急不得,要耐得住性子。”
鄭小一憋著不服輸?shù)母蓜牛贿呑詫WSCA國際精品咖啡師課程,想方設(shè)法提高咖啡的品質(zhì),一邊提升服務(wù)質(zhì)量,與每一位前來喝咖啡的顧客交朋友,竭力讓咖啡融入涪陵人的生活。
半年過后,鄭小一的咖啡店生意開始好轉(zhuǎn),漸漸成了城中一隅的“精神驛站”——有人在這里相識、相戀、求婚,至今孩子已十歲;有人在這里以文會友,激揚青春。一張張由陌生到熟悉的面孔,一個個舒展放松的笑臉,一個個難忘瞬間,讓鄭小一明白:耐得住苦,才能等來回甘。
長涪匯的味覺革命
2023年,鄭小一將新店“記憶咖啡”開進長涪匯。在忙碌的日常中,她總覺得缺了點什么——打造一款特色咖啡的念頭始終縈繞心頭。望著窗外奔涌的長江,一個大膽的想法突然閃現(xiàn):涪陵榨菜的醇厚,能否與咖啡的焦香譜寫出一曲味覺的新樂章?
有了這個想法,鄭小一說干就干。她開始嘗試將涪陵榨菜三腌三榨的轉(zhuǎn)化智慧融入咖啡創(chuàng)作,希望通過榨菜的咸鮮激發(fā)咖啡的甘甜,在味蕾上演繹層次豐富的交響。
為了研制這款承載涪陵文化精髓的咖啡,鄭小一帶領(lǐng)團隊反復(fù)試驗:從三十多種榨菜風味中逐一甄選,對咖啡豆的品種和配比進行無數(shù)次調(diào)試。可第一次調(diào)制出的成品,卻讓團隊全員喝得反胃。
但鄭小一堅信:“榨菜經(jīng)得起腌漬的苦澀,才成就最終的鮮美;咖啡豆經(jīng)得起烘焙的煎熬,才釋放內(nèi)斂的甘醇。”經(jīng)過兩個月的反復(fù)調(diào)制,2024年4月,一杯咸鮮與醇甜平衡的榨菜咖啡終于誕生。
回憶產(chǎn)品剛剛推出時的場景,鄭小一說當時既緊張又期待:“最初客人都是小心翼翼地舔一舔,轉(zhuǎn)眼間就變成了暢飲。作為咖啡師,這份滿足感無可替代。”
江城的味覺邀約
“咖啡是流動的詩,在涪陵,這首詩里怎能少了長江的風、烏江的水,和我們世代守護的榨菜魂?”這條來自網(wǎng)友的深情留言,讓鄭小一動容。在她看來,這不僅僅是對榨菜咖啡的贊美,更是對涪陵這座城市文化底蘊的深刻理解。
如今的記憶咖啡店,不僅接待過九國駐華使節(jié)、臺灣知名學者賴岳謙等海內(nèi)外賓客,更獲得了共青團涪陵區(qū)委“青春伙伴門店”和涪陵區(qū)首批“暖新商戶”的官方認證。
談及未來,鄭小一說,她的夢想是把榨菜咖啡拓展到涪陵各大景區(qū)。“白鶴梁、武陵山大裂谷、816工程……這些承載著涪陵歷史與自然的瑰寶,都值得配上一杯獨特的榨菜咖啡。”她想讓世界嘗到——涪陵人如何用“耐得住苦”的智慧,釀出“守得住鮮”的滋味。
后記
一杯榨菜咖啡,沉淀著三腌三榨的匠心,淬煉出耐苦守鮮的智慧。正如鄭小一和無數(shù)涪陵追夢人的故事——在時光的窖藏中,將生活的苦澀釀成生命的甘醇。
(版權(quán)作品 未經(jīng)授權(quán) 嚴禁轉(zhuǎn)載、摘編)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