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涪陵高新區(qū)】川東造船開辟綠色轉型新路
2024-05-23 10:09:27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何芳責任編輯:
川東造船制造的6300噸不銹鋼化學品船下水
近日,位于涪陵高新區(qū)(綜保區(qū))長江側畔的中國船舶集團重慶川東造船有限公司內一片歡騰,該公司為中遠海運石油建造的首制6300載重噸不銹鋼化學品船順利下水。這是該公司繼4月11日為上海君正船務有限公司建造的首制11300載重噸不銹鋼化學品船“冬柏”輪提前2個月交付船東后,今年取得的又一個重大成果,跑出涪陵船舶制造加速度。
創(chuàng)新工藝工法
創(chuàng)集團內建造工期最短紀錄
4月11日交付的11300載重噸不銹鋼化學品船是川東造船為上海君正船務建造的新一代高端不銹鋼化學品船,建造工期16個月,比合同工期提前2個月交付船東,創(chuàng)造了中國船舶集團內首制不銹鋼化學品船建造工期史上最短紀錄。
該船總長131.7米、型寬20.2米、型深10.5米、結構吃水7.7米,載重量11300噸,設計航速13.5節(jié)。貨艙內表面為2205雙相不銹鋼,是適于全球航行的成品油/化學品船。該船滿足Tier Ⅲ排放要求,獲取綠色生態(tài)船舶環(huán)境保護附加標志G-EP(GPR),是集技術領先、綠色環(huán)保的新一代高端不銹鋼化學品船。
在建造過程中,川東造船充分汲取13800噸、8000噸和7450噸等不同化學品船船型建造經驗,優(yōu)化結構設計,創(chuàng)新工藝工法,組織開展分段、單元完整性設計。
該公司建造創(chuàng)新采取分段建造精度控制,細化分段制造工序,不銹鋼及分段無余量建造,從而實現節(jié)能減排。例如,不銹鋼整體重量較商務報價減少約30噸,碳鋼重量較以往船型減少約150噸。通過管線等舾裝優(yōu)化設計,液貨系統(tǒng)不銹鋼閥件減少100余只,貨艙加熱盤管減少近500米。
該船底部分段、槽型艙壁及總段預組,預舾裝和船臺開展總段搭載等先進建造工藝,將部分合攏工序前移,縮短了建造工期。從上船臺開始3個月就完成了全船分段合攏,4個月實現了下水節(jié)點目標,與以往同類型船舶相比縮短船臺周期近一半時間。特別是艏艉總段合攏對接用時僅8天,再次刷新川東造船萬噸級船舶艏艉總段合攏對接工期紀錄。
智能能效管理
推動航運業(yè)綠色智能轉型
此次下水的6300載重噸不銹鋼化學品船是新一代綠色環(huán)保不銹鋼化學品船舶,全長110.36米、型寬17.3米、型深9.3米、設計吃水6.5米,貨艙內部結構采用2205雙相不銹鋼建造,貨油艙為一艙一泵,可同時裝卸12種不同品種的化學品;設有直立隱形球艏、轂帽鰭,提升船舶快速性和能效水平;同時滿足Tier Ⅲ排放和智能能效管理i-Ship (E)的相關要求,具備結構重量輕、裝載靈活、油耗低、智能化等技術亮點,為綠色智能航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該船于2023年3月開工建造。在該船建造過程中,川東造船克服極端天氣影響、立體交叉作業(yè)、不銹鋼材料滯后等困難,進一步固化建造工藝和流程,大力推進新工藝、新工法的運用,統(tǒng)籌抓好生產協(xié)調管理。開工建造、龍骨安放和上船臺均按生產節(jié)點目標穩(wěn)步推進,僅4個月時間便實現艏艉總段大合攏對接。
“接下來,我們將對這艘船開展上建吊裝、機艙舾裝、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系泊試驗、海上試航等作業(yè),預計三個月后交付船東。”川東造船船體工程部副部長彭勇介紹。
深耕不銹鋼化學品船市場
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川東造船是西南地區(qū)最大、最強的船舶總裝企業(yè),是世界上建造中小型特種化學品船數量最多的船舶企業(yè)之一。自2004年建造首艘不銹鋼化學品船以來,認真落實現代造船理念,聚焦主責主業(yè),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深耕不銹鋼化學品船市場,先后為國內外船東建造各型特種化學品船60多艘,具有豐富的化學品船建造經驗,中小型不銹鋼化學品船的制造水平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獲得國際國內航運界普遍贊譽。
今年以來,川東造船已經交付船舶1艘,下水船舶2艘,開工建造船舶4艘。預計今年還將交付船舶5艘,新開工建造船舶1艘,下水船舶4艘。
下一步,川東造船將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持續(xù)改進工藝工法,加大新型材料利用,大力發(fā)展新質生產力,努力縮短船舶建造周期,提升經濟效益,拓展“川東化學品船”品牌影響力,努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為制造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文/記者 冉富月 圖/記者 汪媛穎
(版權作品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摘編)
網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