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涪陵案例彰顯重慶城市精神
2025-05-27 10:40:51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李哲元責任編輯:
師生討論如何解決榨菜面臨的問題 記者 溫顯杰 攝
5月23日,一堂特別的思政課在涪陵巴蜀中學七年級九班進行。圍繞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堅韌、忠勇、開放、爭先”,該校政治教師王鳳琳與學生們來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探討,以身邊的涪陵案例,深入了解植根重慶歷史、彰顯重慶文化、順應時代要求的重慶城市精神。
堅韌與忠勇
在涪陵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今天我們看到天上的飛機,可能會想到旅游,想到國產大飛機,想到很多,但八十多年前的重慶人民看到飛機卻是另一種心境。”王鳳琳以涪陵人常見的飛機導入課堂。畫質斑駁的影像帶著學生們穿越時空,回到戰(zhàn)火紛飛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重慶大轟炸的年代。
“日機開始轟炸涪陵后……只要警報一響,母親就拉著我們幾兄妹往城郊崩土坎方向的墳地里躲藏……”當學生朗讀大轟炸涪陵親歷者回憶日機轟炸涪陵的文章,涪陵人熟悉的地名與久遠的大轟炸聯(lián)系在一起。當重慶大轟炸期間斷壁殘垣上“愈炸愈強”的標語出現(xiàn)在屏幕上,重慶的“堅韌”精神便不言自明。
大轟炸凸顯了重慶的“堅韌”,而同學們讀到涪陵籍抗日英雄王超奎犧牲前寫給家人的“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愿將熱血灑疆土”,則深刻理解了何為“忠勇”。前赴后繼、不屈不撓的堅韌精神,為國為民、舍生忘死的忠勇氣概,都在涪陵留下了生動而悲壯的歷史印記。
開放與爭先
為涪陵發(fā)展史繪上濃墨重彩
與飛機的龐大相比,榨菜則顯得小小的。王鳳琳用一碟榨菜,向同學們提出:家喻戶曉的小小榨菜在發(fā)展中面臨各國消費者“眾口難調”、海外知名度不高、被貼上“太咸了,不健康”標簽、亟待培養(yǎng)年輕消費者等難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在同學們的熱烈討論中,跨界做青菜頭積木、聯(lián)名國潮、生產榨菜“辣條”等創(chuàng)意獲得陣陣掌聲。當王鳳琳介紹榨菜已推出輕鹽榨菜,創(chuàng)新制作出榨菜月餅、榨菜咖啡,甚至和知名網絡平臺嗶哩嗶哩(簡稱“B站”)推出聯(lián)名榨菜時,學生們深刻感受到“開放”是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以榨菜為引,王鳳琳繼續(xù)向學生提問,涪陵還有什么亮眼標簽?家喻戶曉的太極藿香正氣液、國內“遙遙領先”的涪陵頁巖氣、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產企業(yè)重慶華峰、亞冬會冬奧會吉祥物生產商凱高玩具……擁有如此多全國甚至全球領先的企業(yè),需要的是“爭先”。海納百川、融通中外的開放,登高涉遠、勇立潮頭的爭先,為涪陵發(fā)展史繪上濃墨重彩。
當天的一堂思政課,不僅為學生補充了重慶和涪陵的相關知識,更生動詮釋了重慶城市精神的“堅韌、忠勇、開放、爭先”,在學生心中撒下了發(fā)揚重慶城市精神的種子。涪陵巴蜀中學七年級九班學生巴雨馨說:“通過這次學習,我了解到了更多關于重慶的歷史知識,也明白了重慶這座城這一路走來是有多么不容易。這堅定了我要好好學習并發(fā)揚‘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精神的決心。”
王鳳琳說,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她在解讀重慶城市精神的過程中,愈加深刻地意識到思政課必須立足實際、緊扣時代。“因此在本次課程的設計中,我選取了涪陵區(qū)的發(fā)展案例作為素材,讓學生從身邊事去感受家國情懷。未來我也會繼續(xù)努力讓思政課入腦入心,讓重慶城市精神真正成為學生們錨定人生坐標、書寫時代答卷的精神指南。”王鳳琳說。記者 溫顯杰
(版權作品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摘編)
網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