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畝臭黃荊 村民增收香噴噴
2024-08-19 09:30:08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何芳責任編輯:
村民正在采摘臭黃荊葉
用樹葉制作的豆腐你吃過嗎?這種葉子就是臭黃荊葉,它不僅可以制作豆腐,還可以制作粉條、涼粉等美食。近年來,涪陵區(qū)龍?zhí)舵?zhèn)發(fā)展種植了1000畝臭黃荊,并引進技術設備延長臭黃荊產業(yè)鏈,臭黃荊粉條端上了市民的餐桌。
8月15日,記者走進龍?zhí)舵?zhèn)民主村村民胡中勇的臭黃荊種植基地。藍天白云下,一大片綠油油的臭黃荊樹映入眼簾,一張張飽滿的葉片在陽光下晶瑩剔透。湊近村民剛采摘下來的這些葉子,一股臭黃荊葉特有的濃郁清香撲鼻而來。村民盛成會說:“臭黃荊很好管理,日常只需除草和施肥就行,還可以與青菜頭輪作。”
臭黃荊粉條
胡中勇種植臭黃荊還得從他從事了20多年的養(yǎng)殖業(yè)開始說起。他有超兩萬平方米的生豬養(yǎng)殖基地,豬糞再利用就是很好的有機肥。最初他流轉土地種植蔬菜,但他沒有太多精力管理。2021年,他在涪陵區(qū)農委的推薦下,購買種植了臭黃荊樹苗。經過近四年的生長,這1000畝臭黃荊也迎來豐產期。
為提高臭黃荊產業(yè)效益,促進臭黃荊產業(yè)發(fā)展,胡中勇引進生產設備,聘請村民務工,將臭黃荊葉采摘、烘干、磨粉后,與紅薯淀粉一起制作成粉條。目前,可日產兩噸,主要銷往重慶區(qū)域部分農貿市場和餐廳。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提升臭黃荊粉條知名度,努力拓寬銷售市場,加大臭黃荊粉條生產量,不斷推動臭黃荊產業(yè)向前向好發(fā)展。”胡中勇說。
□新聞鏈接
臭黃荊
臭黃荊為馬鞭草科植物,又名短柄腐婢、女貞葉腐婢、斑鳩站、斑鵲子,生長于重慶、四川、貴州、湖北及江西等地,根、葉及種子可入藥,能除風濕,清邪熱,治痢疾、痔瘡、脫肛、牙痛等癥。
臭黃荊葉營養(yǎng)豐富、天然無污染,與常見蔬菜的營養(yǎng)成分相比,其粗脂肪含量遠高于青菜和菠菜,粗纖維含量遠高于莧菜,果膠含量尤其豐富,幾乎是山楂的3倍。臭黃荊葉汁具有凝膠持水力強、黏彈性好等特性,賦予了臭黃荊葉具有良好的食品加工性能。
(文圖/記者 張小燕)
(版權作品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摘編)
網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