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我是你的眼
2025-05-23 09:47:46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李哲元責(zé)任編輯:
陳祿華陪妻子王廷芳外出散步
家住涪陵區(qū)增福鎮(zhèn)延壽村的72歲村民陳祿華用17年時光,將“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譜寫成一曲深情贊歌。面對雙目失明、行動不便的妻子,他日復(fù)一日地悉心照料,以無聲的堅守,在平凡的屋檐下筑起一座充滿愛與溫度的港灣,生動詮釋了婚姻最本真的承諾與擔當。
這輩子護她周全
1978年,陳祿華與王廷芬喜結(jié)連理,婚后育有一雙兒女,4口之家充滿歡聲笑語。然而,2008年,王廷芬因高血壓引發(fā)并發(fā)癥,留下雙目失明和肢體殘疾的后遺癥,生活無法自理。
“剛知道病情時,她躲在被子里哭,我就跟她說,別怕,有我在。”陳祿華回憶起那段日子,眼神堅定。從此,他成了妻子的“眼睛”和“拐杖”,每天為妻子穿衣洗漱、準備餐食,飯后牽著她的手在院子里散步,17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我就是她的眼睛
自從妻子患病后,每年需住院治療兩次,陳祿華始終陪伴左右。喂飯、擦身、按摩,他將護理細節(jié)做到極致;擔心妻子情緒低落,他每天睡前都會和她聊家常,講村里的新鮮事,用樂觀的態(tài)度感染妻子。
“以前她總說拖累我,現(xiàn)在她常說,‘跟著你,心里踏實’。”陳祿華笑道。
“感謝老伴10多年來不離不棄的細心照顧,讓我感到十分溫暖。”王廷芬逢人就夸丈夫的好。
如今,鄰居常看到這樣的場景:陳祿華攙著妻子的手,慢慢走過青石板路,遇到臺階時輕聲提醒“抬腳”,話語間滿是溫柔。
“他們夫妻倆真恩愛,17年來,陳祿華不離不棄照顧老伴的故事,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一位姓張的村民贊不絕口地說。
相互扶持比什么都重要
談及家庭責(zé)任,陳祿華樸實地說:“我是丈夫,是她的依靠。孩子們在外工作,我們把自己照顧好,就是給孩子們減輕負擔。”
陳祿華常將“家和萬事興”掛在嘴邊,叮囑子女:“踏實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在他言傳身教的感染下,子女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家庭內(nèi)部更是互敬互愛、其樂融融。如今,陳祿華不僅是家人眼中的好父親、好丈夫,更成為鄰里交口稱贊的模范。
從青絲到白發(fā),陳祿華用17年的堅守,讓“相濡以沫,不離不棄”從誓言變成日常。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柴米油鹽間踐行著愛的承諾,在人間煙火氣里詮釋著陪你到老的豪邁,為長期患病的妻子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正如鄰居所言:“他做的都是小事,卻最見人心,我們?yōu)樗c贊!”在增福鎮(zhèn)延壽村,陳祿華與王廷芬這對夫妻倆牽手漫步的身影,早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
也許,王廷芬是不幸的,但她有幸遇見了陳祿華。在無數(shù)個平凡如星辰的日常里,陳祿華用最純粹的心意,將善良織成溫暖的網(wǎng),環(huán)抱著王廷芬的世界——那是無須過多言語的陪伴,是歲月長河中始終如一的溫柔守望。
文圖/覃垚 記者 徐華東
(版權(quán)作品 未經(jīng)授權(quán) 嚴禁轉(zhuǎn)載、摘編)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