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悅讀會》| 萬事有心 人間有味
2020-04-27 21:30:00來源:無限涪陵編輯:無限涪陵數(shù)據(jù)遷移責(zé)任編輯:
嗅書香、品經(jīng)典,這里是涪陵廣播電視臺《江城悅讀會》,每周一21:30分準時與您相約!
今天是《江城悅讀會》第106期節(jié)目。
有人說故事像說著自己,有人說自己像說著故事。能把平淡的小事兒和平常的小人物講述得有滋有味的非汪曾祺莫屬。在他的筆下,每種草木各有性情。凡小事、民俗、花鳥蟲魚燈等都會變得生動有趣。內(nèi)容平淡卻淡得有味,總會給人一種不可言說的溫暖。汪老先生寫字、畫畫、做飯,并把他對生活的熱愛通過一字一句傳達給世人——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詩意的。透過汪曾祺的獨特視角,生活里每一處細小的平凡都變得美麗燦爛。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慢煮生活》《萬事有心人間有味》中的節(jié)選片段,讓我們一起聆聽。
萬事有心
1
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yīng)該這樣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老是愁眉苦臉的,干嘛呢!
有些東西,自己盡可不吃,但不要反對旁人吃。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誰吃,就是豈有此理。

人活著,就得有點興致。我不會下棋,不愛打撲克、打麻將,偶樂喝了兩杯酒,一時興起,便裁出一張宣紙,隨意畫兩筆。所畫多是“芳春”——對生活的喜悅。
我不喜歡這種里面壓著昆蟲的人造琥珀。我的祖母的那個琥珀扇墜之所以美,是因為它是偶然形成的。美,多少要包含一點偶然。
螃蟹為什么要橫著走呢?螃蟹的樣子很兇惡,很奇怪,也很滑稽。兇惡和滑稽往往近似。
兒女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xiàn)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yīng)由他們自己來設(shè)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yīng)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
家常酒菜,一要有點新意,二要省錢,三要省事。偶有客來,酒渴思飲。主人卷袖下廚,一面切蔥姜,調(diào)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顯得從容不迫,若無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腳亂,客人坐立不安,這酒還喝個什么勁!

世界是喧鬧的。我們現(xiàn)在無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辦法是鬧中取靜。毛主席年輕時曾采用了幾種鍛煉自己的方法,一種是“鬧市讀書”。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不受外界干擾,我想這是可以做到的。
我們有過各種創(chuàng)傷,但我們今天應(yīng)該快活。
人,是美的,是詩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不糾結(jié)、少俗慮,隨遇而安,以一顆初心,安靜地慢煮生活。
2
世界是喧鬧的,唯一的辦法是鬧中取靜。
我是個比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時也不免浮躁,最近就有點如我家鄉(xiāng)話所說“心里長草”。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靜靜坐下來,想一點事,讀一點書,寫一點文章。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他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
無事此靜坐,我很欣賞這五個字的意思。稍大后,知道這是蘇東坡的詩,下面的一句是:一日當(dāng)兩日。靜,不是一味地孤寂,不聞世事。我很欣賞宋儒的詩:“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唯靜,才能觀照萬物,對于人間生活充滿盎然的興致。

人世間有很多事
想一想
覺得很有意思
有時一個人坐著
想一想
就覺得很有意思
會撲哧笑出聲來
把這樣的事記下來或說出來
便挺幽默
寫下這些文字的人,是汪曾祺。今年是他百年誕辰。他說自己對一切偉大的東西總有點格格不入,希望自己的寫作是“人間送小溫”。我們在今天喜歡讀他,多半是因為這些“小溫”,因為其中透著慢生活的閑適,好像和這個“小時代”再妥帖不過。說起來,他這一生雖然早早展露才華,卻幾經(jīng)耽擱,晚年才迎來爆發(fā)。又是近十年,迎來出版盛況。汪曾祺欣賞楊惲在《報孫會宗書》中的話: “人生行樂耳, 須富貴何時。” 不論日子如何艱難,他都能隨遇而安, 苦中作樂。 說的多好,人生的難,大概很多時候就是太糾結(jié),又不能夠隨遇而安吧。在他眼里慢熬風(fēng)花,細燉雪月,不過一碗人間。
好了,今天的節(jié)目,青青就與你分享到這里,感謝您的守候,我在江城涪陵跟你說一聲晚安好夢。
楊青青,無限涪陵主持人。
主播語錄:
一蓑煙雨任平生。
《江城悅讀會》好書推薦
想念你的童年嗎?本書將帶你回到那個時候!
《草房子》:一個很美的開頭、極有趣的過程、凄涼的結(jié)尾,令人唏噓、惋惜、難過、沉思。不管是上課的情景還是孩子們的游戲,都活靈活現(xiàn),仿佛就在眼前。每一個人物都是獨特的。而桑桑就像糅合了每個人的童年,因為不解而結(jié)下矛盾,因為內(nèi)心深處的善良而化解矛盾。每一個人都活得那么努力而精彩!看著看著,好像看到了童年的影子,那么快樂而美好。
本期文章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師從沈從文,他的文字干凈而傳神,淡泊通透,如話家常,無不透露著他對生活細致入微的體察與含情脈脈的打量。這位可愛的老人如一股清流,溫暖人心——不管遇到什么境況,永遠不消沉沮喪,始終守護心中的熱情和生機,少俗慮,不悲觀,興致盎然地活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音頻制作/楊青青
編輯/田蓉
責(zé)編/張韻晨
監(jiān)制/杜焱彥
總監(jiān)制/涂猛進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