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91制片厂|娱乐吃瓜网|阴抖app|麻豆文化传媒在线看|799su吃瓜网|欧美精品一二三在线|果冻91麻豆|91香蕉视频.tv|国精产品网爆黑料在线|91制片厂杨柳简,禁欲进行时,好色先生香蕉视频,麻豆精品果冻传媒一区

《江城悅讀會》 | 麥天

2020-05-11 21:30:00來源:無限涪陵編輯:無限涪陵數(shù)據(jù)遷移

 

嗅書香、品經(jīng)典,這里是涪陵廣播電視臺《江城悅讀會》,每周一21:30分,準時與您相約!


今天是《江城悅讀會》第108期節(jié)目。 


麥天


 

 各位晚上好,歡迎如約來到無限涪陵《江城悅讀會》。


再過一段時間,各地將進入麥收季節(jié),今天的《江城悅讀會》,我們就來分享已故著名詩人、散文家雷抒雁的散文——《麥天》,這篇文章于2006年7月10號,在《文匯報》上發(fā)表,2007年入選高考語文江蘇卷。篇幅不長,卻有著純樸的人物、景色和情感,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對田園生活的一種眷戀,對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回味,體現(xiàn)了勞動之樂、親情之美,情深意長,令人回味無窮

 

1      
《麥天》    

 

 朗讀| 程苑  作者|雷抒雁 插圖|攝圖網(wǎng)


一過清明,綠油油的麥苗就像睡醒吃飽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竄。只幾番風(fēng)搖雨洗,麥子便揚花了,又幾日暴曬,先前綠氈一般的田地,就顯出些杏黃色了。

  說到杏黃色,那些藏在葉底的青綠色酸杏,也比著勁,從綠葉上露出些艷紅和淡黃的臉龐來。一整夜一整夜,“算黃算割”的鳥唱,吵擾著農(nóng)人的甜夢,讓人弄不清是夢是醒。

  麥天,真的要到了。
 


 

關(guān)中人把收麥的日子叫麥天。麥天,是農(nóng)人的苦日子,卻也是大節(jié)日。許多年許多代以前,有一位叫白居易的詩人,有一天便是站在關(guān)中大地這金黃的麥田邊,看著農(nóng)人揮鐮割麥,寫下一些詩句:“農(nóng)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垅黃”。這首《觀刈麥》的詩被叫做憫農(nóng)詩。看著農(nóng)人忙碌辛苦的勞作,想著他們艱難的日月,詩人難免不生出些感慨。這詩句于是便和麥子一同在田地里生根,一代一代生長著,收割著,被吟唱著。

  從麥子泛出杏黃色開始,農(nóng)家的節(jié)日也就開始了。和著端午節(jié)的臨近,路上走親戚的人也便多了起來。“麥梢黃,女看娘”。穿得光潔鮮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騎驢的;如今,有騎自行車、摩托車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車的。出嫁的女兒,每每這時候,趕在忙前這段空閑,要走走娘家。走親戚不能空手,胳膊上挎著籃子,拎著袋子,提著盒子,裝的無非是些鮮果吃食之類。母女們,別管多見面,少見面,一聚了頭,就有說不完的話。說思念,敘家常,夸丈夫,聊孩子;自然也少不了說些打工掙錢的難處,孩子上學(xué)的憂心,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信息。到了飯時,女兒又隨娘入廚,像先前未嫁時,熟盆熟碗地做一頓好飯,孝順父母。
 

 

女去看娘,男人守在家忙麥收前的雜事。搭鐮前最后一集是“忙農(nóng)會”,縣里劇團也到集市湊湊熱鬧,急鑼緊鼓要唱《喜開鐮》。各類夏收物資一應(yīng)俱全擠滿市場,鐮刀掃把,篩子簸箕,應(yīng)有盡有。樹蔭下,男人們?nèi)齻€一堆,五個一團,聚在一起聊天。無非是說,今年麥子長得厚,費鐮費胳膊,吃苦的日子到了。臉上卻是掩不住心里的喜悅。先前,從甘肅上來的麥客,早早就往關(guān)中趕。一路上,螞蟻般從西往東趕,跟著麥熟先后,次第向西割過來,叫趕麥場。那種人頭攢動,此呼彼應(yīng),熙熙攘攘,煞是熱鬧,構(gòu)成關(guān)中麥天一景。如今,麥客們少了,一路上都是鮮紅的收割機,突突突,吼個不停,進了麥田,就如機船下了海,所過之處,留下的只是一地黃亮亮金燦燦的麥茬,散發(fā)著濕潤的草香。收麥的時間由此大大縮短,種田人此刻只需跟了機器,張開口袋,把嘩嘩裝滿麥粒的糧袋運回家就是。
  

畢竟還是五黃六月,頭頂一團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早晨起個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頭跌進夢鄉(xiāng),搖不醒叫不應(yīng)。麥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心疼丈夫,這些天,妻子得把飯食做可口,得上“硬料”。先是鍋盔、面,只兩頓,男人說:吃不進去,有些湯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買些精肉,配上黃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領(lǐng),把面和硬揉勻搟薄犁細,如同俗語說的:“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里蓮花轉(zhuǎn)”。一碗香噴噴的臊子面端給男人,看著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響,女人心里別提多舒坦。改日,又變了花樣,割一把鮮鮮嫩嫩的水芹菜,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湯。再將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蔥花在鍋里一炒,酸湯一并倒了進去,燒滾放涼,細白的面條澆上這酸菜湯,叫漿水面,熱天吃了,落汗下火。看那碗里,汪汪地飄著蔥花、辣油,面前放一頭園子里新拔出的嫩蒜,紫紫的皮包著白胖胖的身子,再有幾條頂花帶刺的黃瓜,你就吃吧!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聲,身上卻硬是不出汗,你說怪不!

  “算黃算割”,鳥還在徹夜地叫。老人們說,那鳥是人變的。說是從前,有個農(nóng)人總以為麥子全黃了熟了再割,結(jié)果,一場暴雨,麥子全泡在田里了,顆粒無收。氣死了的農(nóng)人,變成了鳥,一到麥天,就白天徹夜地叫,提醒農(nóng)人麥子一邊黃,就得一邊割。雖說,這道理農(nóng)人都懂,不用提醒,鳥兒們?nèi)砸獔猿种械矫αT,直到嗓子滴出血。到那時,你聽吧,叫聲又改成“布谷”、“布谷”了。收完麥子,該是種苞谷的時候了。
 

 

一場龍口奪食的麥天總算過去了。新麥入囤,滿屋子都是麥香、饅頭香、鍋盔香。忙了一季子的男人,長剌剌躺在炕上,望著麥囤,嘴里哼著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腦子都該歇歇了。偶一抬頭,望見窗外,黑云朦朦,淅淅瀝瀝落下雨點來,睡意便水一般彌漫上來。


妻子會在炕頭做些針線活,猛地推一把懶洋洋躺著的丈夫:“去,割二斤肉來,媽媽這兩天該來追節(jié)了”。


“追節(jié)”,什么節(jié)?“看忙罷”。回應(yīng)忙前女看娘,這回該娘看女了。


麥天,一年一度,忙碌著,喜悅著,把農(nóng)家的日子濡染得鮮鮮亮亮,有滋有味。

 

轟轟烈烈,熱火朝天,汗流浹背,苦辣酸甜,這就是關(guān)中麥天的滋味。《麥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質(zhì)樸的關(guān)中風(fēng)景圖,作者用飽含深情的語言描繪了那火熱的勞動生活,豐收的喜悅,緊張熱烈后的平和、閑散,鄉(xiāng)土民風(fēng)的樸實,親情的淳樸與和諧,字里行間流淌著農(nóng)民們簡單而實在的幸福。


  嗅書香,品經(jīng)典,這里是涪陵廣播電視臺《江城悅讀會》,感謝各位今夜的陪伴,祝您晚安,好夢。


 

 

 

     

本期主播簡介:

程苑,無限涪陵主播


主播語錄:

在浮躁的生活中堅持閱讀,

讓生活有溫度,

讓生命有深度。



 

 

本期好書推薦


《云中記》被中國圖書評論學(xué)會組織評選為2019年度“中國好書”。


         阿來的長篇小說《云中記》以地震為題材。旨在書寫廢墟之后的新生。呈現(xiàn)了生與死、光明與黑暗、自然與人類等彼此依存、互相轉(zhuǎn)化的狀態(tài)。

 


 本期文章作者:雷抒雁,著名詩人,作家。1942年8月18日出生于陜西涇陽縣。1967年9月畢業(yè)于西北大學(xué)中文系。中國作協(xié)全國委員會委員,曾任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編輯、詩刊社副主編、魯迅文學(xué)院常務(wù)副院長等職。出版詩集《沙海軍歌》、《漫長的邊境線》、《云雀》、《雷抒雁抒情詩百首》等;詩歌《小草在歌唱》獲1979年至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yōu)秀作品獎;《父母之河》獲全國第二屆優(yōu)秀新詩獎;《歷史,不會忘記》獲人民日報征文一等獎;2003年獲詩刊文學(xué)獎;2004年組詩《明明滅滅的燈》獲人民文學(xué)獎。2013年2月14日凌晨1時30分因病去世,享年71歲。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音頻制作/楊青青

編輯/田蓉

責(zé)編/張韻晨

監(jiān)制/杜焱彥

總監(jiān)制/涂猛進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

請輸入手機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