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悅讀會》| 善待暮年
2021-12-13 18:18:32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責任編輯:



我們常說春是萬物復蘇,夏是生機勃勃,秋是碩果累累。
各位晚上好,歡迎如約來到《江城悅讀會》。
著名女作家楊絳在她103 歲時寫下一篇文章《善待暮年》,字里行間流露出這位女作家的智慧,體驗人生,看透人生,句句屬實在理。今天的《江城悅讀會》,我們就來欣賞這篇文章。
(音頻大約5分鐘 請君側耳聽)

作者 | 楊絳
朗讀 | 程苑
插圖 | 攝圖網(wǎng)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不經意間我們正走向人生的暮年。從呱呱墜地到兩鬢染霜,歲月的行囊里裝滿了酸甜苦辣。接下來,在夕陽的路上能走多遠,取決于我們的體魄和心態(tài)。


在曾經的歲月里,每個人都會有大小不一的光環(huán),但這光環(huán)已是“過去式”。當光環(huán)退去,誰都是柴米油鹽,誰都是一介布衣。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今天,我們生活的國度里,銀發(fā)浪潮席卷而來,老年人的比例越來越高,年輕人的負擔越來越重。
老年朋友們,何不錯開尖峰時間出行,給公共交通緩解壓力,與年輕人相互理解、相互關懷、相互尊重,何樂而不為?
不要滿懷焦灼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們有各自的生活和事業(yè),他們像永不停歇的陀螺一樣,上有老下有小,“老”是“夕陽”,“小”是“朝陽”。“朝陽”總比“夕陽”更令人關注和憧憬,這是動物繁衍生息的法則,是規(guī)律,誰也不能違背。
記住,年輕人永遠比老年人忙。


人生,夫妻也好,母女父子也罷,不管是怎樣的水乳交融、心心相系,每個人都是生命的獨立個體,因此,我們要學會在孤獨的時候給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時候給自己溫暖。老要有老的風骨,老要有老的優(yōu)雅,正如春華秋實,四季輪回,各有風采。
暮年是美好生活的開始,是一種從容、恬闊、悠哉游哉的狀態(tài)。
愿我們保持一顆寧靜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寬容,寵辱不驚、去留無礙,微笑向前,善待暮年的自己。

時光流逝,光陰似箭。人生無常,人生如夢的感慨總是會有的。其實我們應該坦然:生命從一誕生就每天面對死亡,誰也無法對自己的生命設定一個理想長度,然后如愿實現(xiàn)。如果我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我們可以做好生命的延續(xù),努力提高生命的質量!
人生就像乘車,于一站站的聚合離別而或喜或悲,成熟就在選擇中成就。珍惜自己的擁有,學會割舍自己的擁有,才能真正擁有自我。
嗅書香,品經典,這里是《江城悅讀會》,感謝各位今夜的陪伴,祝您晚安,好夢。

本期好書推薦
本書敘寫了楊絳的百年人生,包括童年成長、家庭變遷、求學歷程以及與錢鐘書半個多世紀的愛情,盡現(xiàn)了一位非凡女性的魅力——既是才華橫溢的文學家、翻譯家,是慈愛包容的賢妻良母,又是安分守時的智者,還是一位從容優(yōu)雅的精神貴族,骨子里又有著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蔭杭之女。1935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求學,1949年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她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yōu)秀的翻譯佳作,創(chuàng)作的劇本有《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有《洗澡》等。2004年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再版達一百多萬冊;2013年以102歲的高齡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凌晨在北京病逝,享年105歲。


程苑
《江城悅讀會》主播
在浮躁的生活中堅持閱讀,
讓生活有溫度,
讓生命有深度。

本期背景音樂:《思念》《看到流星想起你》。
本期音頻制作 楊青青
本期編輯 田蓉
責編 潘力妮
終審 代川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