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悅讀會》| 火柴天堂
2023-02-27 21:30:00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羅嬌責任編輯:
嗅書香、品經(jīng)典
這里是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江城悅讀會》
今天是《江城悅讀會》254期節(jié)目
(音頻大約13分鐘,請君側(cè)耳聽)


嗅書香,品經(jīng)典。這里是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江城悅讀會》。大家好,我是青青。
電視劇《狂飆》的爆火,讓演員張頌文一度人氣暴漲,登上熱搜。《狂飆》大結(jié)局當晚,張頌文在微博發(fā)長文告別。他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在劇本中看到高啟強因送電視被唐家兄弟毆打時的五味雜陳,坦言自己夜里曾輾轉(zhuǎn)難眠,寫下一段文字。再往前看張頌文的微博,大部分內(nèi)容都有關(guān)他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而隨著網(wǎng)友對張頌文的愈加關(guān)注,他早前在文學刊物上發(fā)表的作品也被“翻”了出來。原來他也是個文學青年,甚至他的文字里還帶著一絲江湖氣。今天節(jié)目想跟大家分享張頌文前些年的一篇長文節(jié)選,感受文字外人物的溫情和故事。

高一的一天,爸爸來宿舍找我。
說了一堆好好學習,多照顧自己之類的片湯話。然后頹然又艱難地說:“你媽確診了,是癌癥。”
爸爸是個軍人,雷厲風行,話不多,總是很威嚴。
他從不低頭服輸,這么大的事,他一定是覺察到過征兆,獨自扛了很久,實在不知道怎么辦了。
我不記得具體的對話內(nèi)容,只記得當時他眼角的淚。
這一天起,我少年的心陷入悲涼。
陪床的日子有一年多。
那段漫長的日子里,媽媽日復(fù)一日地躺在病床上,無力而面色蒼黃,沉重的呼吸一開始讓人膽戰(zhàn)心驚,后來變成司空見慣。
瑣碎的事情一天一天格式化,醫(yī)生護士都變得很熟。
仿佛一切都不會變化,好像媽媽整個后半生都會這樣躺下去。
誰都知道那一天終將會來,卻又都盼望不要到來。等待的時間很長,于是感覺那一天似乎真的不會來。
唯一每天讓我們慶幸的是媽媽還在。
我對生活的期望簡單地降低到極點,只要她不呻吟,我就覺得很幸福。
某個課堂上,我突然心神不寧,像是心里炸開一顆雷,想到了媽媽,以為是心靈感應(yīng)的征兆,請了假奔出教室騎上自行車一路狂滾著去醫(yī)院。
半路上下了一場雨,更以為這是天意,想到媽媽可能出事,不禁悲從中來。
偏偏車鏈子也意外地斷了,我淋著雨,推著自行車,一路嚎啕著,每邁出一步,腳下都甩出一大坨爛泥,一步一滑,幾次都差點跌倒,一路上內(nèi)心充滿絕望。
擦了眼淚進到病房,媽媽一如往常正在熟睡。
媽媽醒來后心疼地說:“以后上課時間不要來看我,累壞你。”
這樣的虛驚又發(fā)生過幾次。
再后來,生離死別的概念根本就不在我腦海里了。
我想做一個孝子,盡心陪護癌癥晚期的媽媽,事實上乏味的陪伴讓人抓狂,越來越深地加重我的孤獨感和絕望。
媽媽已經(jīng)到了要打杜冷丁止痛的程度,每當她虛弱地說:“文仔,我疼。”
我就習慣性地說:“打針吧,一會兒就好了。”
我止不住地想:這樣無聊的日子真是煩透了。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
媽媽做過醫(yī)生,對自己的病情很了解,大家的安慰和避重就輕并不能真正讓她高興。
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
我自告奮勇地假扮記者,找傳說治好癌癥病人的氣功大師,以寫專訪的名義探取秘方,事實的結(jié)果是被大師治過的病人三個月以后就去世了。
而且,讓病人感覺好轉(zhuǎn)的不是草藥和所謂的氣功,而是積極的心理暗示帶給病人的信心。
當我們每次學著大師的樣子,在媽媽疼痛難忍時輕輕在她肚子上按摩也已經(jīng)成為例行公事時,這種虛幻的希望也漸漸變得渺茫。
冬天的醫(yī)院格外冷,奶奶拿了一個燒炭的小爐子,外婆、堂姐、我,圍著一起烤火。
大年三十,晚上7點多,爸爸帶了肉丸子和一鍋白米飯過來,放在爐子上熱。
肉丸子和米飯都糊了,我不想吃,心情像燒糊的肉丸子,焦成一團。
窗外遠遠的有過年的鞭炮聲響起,我特別想出去燒一串鞭炮,但不敢說。
苦澀的煙火氣和消毒水的味道混合在干冷的空氣里,大家圍坐爐邊吃著,媽媽就在床上兩眼無神地看著我們。
我默不作聲,壓抑得想要把胸口撕開。
病房的屋子里有兩張小床,一張是媽媽的病床,另一張,我們幾個人休息用。
姐姐和外婆都半坐著,我的身體插在她們胳膊和腿之間的空隙里,蜷曲著,避讓著,半夢半醒地睡。
日子又波瀾不興例行公事地過了好多天。
那天,凌晨5點,我突然醒了,發(fā)現(xiàn)大家都在圍著媽媽。
我跳起來撲過去,眼睜睜看著媽媽瞳孔慢慢擴散。媽媽閉上眼睛,大家的哭聲像開閘的洪水暴發(fā)出來。
醫(yī)生也許是循著哭聲過來的,非常平靜地遞上早就準備好的死亡通知單,讓我們趕快處理事情。
我呆呆地站在媽媽床前,沒有眼淚,沒有力氣,沒有任何想法。
我認識一個病人,他住院是因為土槍走火打穿了自己的腳,陪媽媽期間我經(jīng)常找他聊天。
那天,家人圍在剛剛?cè)ナ赖膵寢尨睬埃胰淌懿涣藟阂直吹姆諊肿叩剿》坷镒聛怼?/span>
“你媽媽怎么樣?”
“我媽媽剛剛死了。”……
媽媽對我的期望,并非成為大人物,而是活得明白和開心。
當我明白了這一點,終于可以平靜地真正接受媽媽的離開,在靈魂深處,終于釋懷。
小時候媽媽給我講過很多事情,當時并不都懂。
長大的歲月里,每當我有困惑,就在心里回放媽媽說過的一切。
越長大越覺得,所有的問題,在媽媽的聲音和故事里都有答案。
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自己的方式告訴我:
文仔,一切都會有辦法,只要你清楚你的目的,只要你找到方式。
你記得怎樣迅速記住一個手機號碼嗎?像是腦子里有個錄音機,迅速記下那串數(shù)字,再在腦子里回放,一遍不夠就回放兩遍,兩遍不夠就回放三遍。
這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你不知道哪顆種子長出的樹最好,只有悉心對待每一顆,就算有的永遠爛在地里,你終究會收獲一片樹林。
老天當然有瞎眼的時候,下一場雪,又蓋上一層霜,但只要你熬得過去,當春天來的時候,雪會化成水,滋養(yǎng)你的土地。
媽媽也不知道究竟哪句話會對我產(chǎn)生影響,她只是傾盡所能,用成年人的方式提前教我長大。
媽媽讓我明白,人不能認命,如果你覺得到此為止,你這輩子只能有一種模式。而拼命尋找方法的人,人生的道路,有組合模式。
冥冥中似有指引,我走過泥濘,做了酒店經(jīng)理,做了導(dǎo)游,讀了電影學院,做了演員,又做了表演老師,換過太多頻道,轉(zhuǎn)過無數(shù)個彎。
我一次次在迷茫和艱難時對自己說:
再想想,一定還有辦法。



張頌文,1976年5月10日出生于廣東省韶關(guān)市 ,中國內(nèi)地影視男演員、表演指導(dǎo),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 。2004年,因主演情景喜劇《乘龍怪婿》而正式出道 ,后相繼在多部影視作品中參演。 2023年,在反黑刑偵劇《狂飆》中飾演高啟強,因細膩真實的演技被觀眾認可和喜愛。

楊青青: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主持人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fā)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是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日本作家古賀史健編著的哲學著作,于2013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采取了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圍繞“人是如何能夠獲得幸福”這一問題展開了簡單卻深刻的討論。“哲人”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青年”解釋如何改善人際關(guān)系,如何獲得幸福,又如何鼓起被討厭的勇氣去面對他人。
朗讀:楊青青
圖片:網(wǎng)絡(luò)
編輯:羅嬌
責編:楊青青
終審:代川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