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悅讀會》|你心里有光,世界便是暖的
2023-09-25 21:30:00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李哲元責任編輯:
嗅書香,品經(jīng)典
這里是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江城悅讀會》
今天是《江城悅讀會》第282期節(jié)目
(該音頻時長約8分半,請君側(cè)耳聽)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青青。歡迎來到涪陵融媒體中心《江城悅讀會》。王小波曾說:“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沒有什么比活著更艱辛,但卻也沒有什么比活著更快樂。心里有光,是一種智慧的修煉,一種心態(tài)的保持。那種光是柔和的,足以控制自身的情緒。心中有光的人,一定是寬容的。那種光是熾熱的,足以寬容他人的一切。那今天青青為大家?guī)戆徒鸬囊黄⑽摹赌阈睦镉泄猓澜绫闶桥摹罚蠹蚁矚g。
作者 |巴金
朗讀|楊青青
半夜從噩夢中驚醒,感覺到窒悶,便起來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氣。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腳下仿佛橫著沉睡的大海,但是漸漸地像浪花似地浮起來灰白色的馬路。
然后夜的黑色逐漸減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園,我終于分辨出來了。在右邊,傍山建筑的幾處平房里射出來幾點燈光,它們給我掃淡了黑暗的顏色。
我望著這些燈,燈光帶著黃昏色,似乎還在寒氣的襲擊中微微顫抖。有一兩次我以為燈會滅了。但是一轉(zhuǎn)眼昏黃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來。這些深夜還燃著的燈,它們(似乎只有它們)默默地在散布一點點的光和熱,不僅給我,而且還給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這時候還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是的,那邊不是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嗎?誰從城里走回鄉(xiāng)下來了?
過了一會兒,一個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極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這個人急忙趕回家去的心情。
那么,我想,在這個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燈光會顯得是更明亮、更溫暖吧。
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
只有一點微弱的燈光,就是那一點仿佛隨時都會被黑暗撲滅的燈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長長的路。大片的飛雪飄打在我的臉上,我的皮鞋不時陷在泥濘的土路中,風幾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進了一個迷陣,永遠找不到出口,看不見路的盡頭。但是我始終挺起身子向前邁步,因為我看見了一點豆大的燈光。
燈光,不管是哪個人家的燈光,都可以給行人——甚至像我這樣的一個異鄉(xiāng)人——指路。
這已經(jīng)是許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過了好些大的變化。
現(xiàn)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腳的燈光,那燈光跟好些年前的燈光不是同樣的么?我看不出一點分別!為什么?我現(xiàn)在不是安安靜靜地站在自己樓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沒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見燈光,我卻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難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夢引入了迷陣,到這時才找到歸路?
我對自己的這個疑問不能夠給一個確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漸漸地安定了,呼吸也暢快了許多。我應該感謝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燈光。他們點燈不是為我,在他們的夢寐中也不會出現(xiàn)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處。我愛這樣的燈光。
幾盞燈甚或一盞燈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徹黑暗,可是它也會給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帶來一點勇氣,一點溫暖。
孤寂的海上的燈塔挽救了許多船只的沉沒,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燈光的指引。
哈里希島上的姐姐為著弟弟點在窗前的長夜孤燈,雖然不曾喚回那個航海遠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魚歸來的鄰人都得到了它的幫助。再回溯到遠古的年代去。古希臘女教士希洛點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過海峽來的利安得爾的眼睛。
有一個夜晚暴風雨把火炬弄滅了,讓那個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還隱約地亮在我們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沒有跟著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這些光都不是為我燃著的,可是連我也分到了它們的一點恩澤——一點光,一點熱。光驅(qū)散了我心靈里的黑暗,熱促成它的發(fā)育。
一個朋友說:“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飄浮,要不是得著燈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會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
他懷著滿心難治的傷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條河里。
到了水中,他聽見一聲叫喊(“救人啊!”),看見一點燈光,模糊中他還聽見一陣喧囂,以后便失去知覺。醒過來時他發(fā)覺自己躺在一個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盞油燈,眼前幾張誠懇、親切的臉。“這人間畢竟還有溫暖”,他感激地想著,從此改變了生活態(tài)度。“絕望”沒有了,“悲觀”消失了,他成了一個熱愛生命的積極的人。
這已經(jīng)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還見到這位朋友。那一點燈光居然鼓舞一個出門求死的人多活了這許多年,而且使他到現(xiàn)在還活得健壯。
我沒有跟他重談起燈光的話。但是我想,那一點微光一定還在他的心靈中搖晃。
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我想著,想著,不覺對著山那邊微笑了。
做一個內(nèi)心有光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生氣,不要抱怨,懂得一笑而過,更懂得奮力前行。心中有光的人,能容萬物,不亂于心,不纏于物。漫漫人生路,一邊溫暖自己,同時也一邊照亮他人。這里是涪陵融媒體中心《江城悅讀會》,祝各位晚安,好夢。
巴金,中國作家、翻譯家。代表作品《家》《寒夜》《隨想錄》。本文原標題《燈》。
楊青青,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主持人,《江城悅讀會》主播。
《巴金散文精選》收錄了作家巴金的《大黃狗》《鳥的天堂》《廣州在轟炸中》《桂林的微雨》《海的夢》《繁星》《懷念蕭珊》等作品,配以全彩精美插圖,圖文并茂地展示這位百歲老人不同人生階段的所思所感和生活蹤跡。從這些至情至性的文字中我們看到巴金的歡樂與憂愁,挫折與追求,以及他對這個世界深沉的愛與思索。
朗讀 楊青青
編輯 李哲元
責編 楊青青
終審 郭金坤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