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淹水直播”試點 助力種植提質增效
2021-04-17 10:04:52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熊峰責任編輯:{editor}
水稻“淹水直播”現場記者 蔣歡 攝
4月9日,涪陵區(qū)石沱鎮(zhèn)不少種植大戶早早起床,準備學習一種新的水稻種植技術。這天,水稻“淹水直播”技術培訓會在石沱鎮(zhèn)酒井村一片稻田旁舉行。
當天上午,在石沱鎮(zhèn)酒井村,重慶市農科院水稻專家站在稻田旁,為農戶詳細講解“淹水直播”的原理,以及如何選種、處理谷種等。
當地種植大戶朱克勇在聽完專家講解后率先進行嘗試。只見他走過水田,“蜻蜓點水”一般就完成了谷種播撒。“我家六七十畝水田,傳統(tǒng)種植僅插秧就要花上一個月時間,后來學了濕潤直播,整田也要花上半個月,現在采用這種新技術,整田加播種,一個人預計四五天就能完成,省時又省力。”朱克勇說,“我算了一下,這樣的種植方式每畝地可以節(jié)省200~300元,跟以前的濕潤直播比起來,還能節(jié)省一兩個人力”。
據介紹,“淹水直播”是目前最簡單、最節(jié)約成本的水稻種植方式。現有的“濕潤直播”技術,對稻田耕整要求較高,播種時還需要使用除草劑封殺雜草。而“淹水直播”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種子沉到水底將保持淹水狀態(tài)10到15天,可以自然抑制雜草生長,實現“以水壓草”。
重慶市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李賢勇說:“‘淹水直播’與傳統(tǒng)的濕潤直播技術相比較,就是不開廂、不開溝,整田更簡單,此外不需要除草劑封殺雜草,減少肥料流失,不育秧不栽秧,減少勞動力,減少生產成本。”
據了解,在水稻出苗期、管理期,重慶市農科院專業(yè)技術人員將定期前來指導。預計“淹水直播”水稻畝產可以超過500公斤。這種技術不僅可以幫助農戶節(jié)省種植成本,而且試驗成功后還將在涪陵區(qū)大面積推廣,為新型生產主體集約化、規(guī)模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為大面積水稻種植節(jié)本增效。
記者 陳紅宇 蔣歡
(版權作品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摘編)
網友評論
全部評論